2024
Feb

/01

重返編織夢×織出生活樂趣-陳錢妹

藺編的年代

陳錢妹在八歲與母親學會藺草編織後,就開始編織藺草賺錢,那時期是蔣夫人提倡全省中學佩戴藺草童軍帽的年代,回憶起當時收購一頂童軍帽賺三元。通常看收購商需要什麼作品就編織什麼,例如:草蓆、木屐底等,當時很多作品快做完的時候,就會有收購商來放訂金,意味著作品已經被訂走,而這也是她對於藺編技藝自信的原動力。

織出生活樂趣

採訪這天在客廳,我們看到地上有一塊竹蓆墊著磚頭,編織一半的是二尺一長x一尺四的寬度片裁作品放在上面,擺著木尺與噴水器,陳錢妹說:「這是我編織的地方,我已經習慣坐在地上編織,雖然像編織提袋可以坐在椅子,但不習慣」。陳錢妹也分享到以前大家會一起合作編織草蓆,一人坐在前面,另一人坐在後面,完成一行後在調整前、後面的位置,誰先完成一行就會畫正字方式紀錄,完成後在計算行數換算錢,藉由比編織速度來完成作品,編織起來特別起勁。

重返編織夢

在民國100年,為了給孫子在夏天能使用藺草編織的嬰兒蓆,她再度重拾技藝製作嬰兒蓆,並到藺草文化館詢問是否能協助加工整燙,館方人員看到她編織的作品後,便邀請她是否能加入成為編織人,於是她就一直編織到現在。陳錢妹擅長將各種熟悉的藺草花紋都編織出來,例如:角花、馬提齒花、錢花。只要提供樣本,她都能編織呈現,將這些花紋都靈活運用在創作中。在編織的過程中,她告訴我們非常感謝母親教會她藺草編織的技藝,因為這項技藝能讓她帶來自信與受到尊重。

藺編的意義

最後,當談及藺草編織對她的意義時,陳錢妹表示:「藺草編織已經成為她生活中的重心。」她將每一根藺草都視為情感的結合,每次的編織都是她與藺草之間的對話。她坦言,如果有一天藺草編織不再被需要,她會非常難過,幽默地說她可能每天坐在電視前面打發時間。因此,她希望在有限的時間裡,能夠繼續保持藺草編織的傳統,讓她能夠繼續以編織者的身分,為生活編織出更多美好。